從治療艾滋病到研發(fā)顯影劑,卷王PD-(L)1的破卷之道

曾幾何時,面對PD-(L)1這一百年不遇的大單品,市場極度樂觀,預計國內市場規(guī)模便可達千億。


但蜂擁而至的藥企們,改變了PD-(L)1市場的發(fā)展軌跡。曾經的千億市場夢碎,取而代之的是殘酷的內卷。


不過,PD-(L)1如此內卷,也從側面說明國內醫(yī)藥行業(yè)創(chuàng)新實力的提升,這一點值得肯定。


更值得肯定的是,即便如此,后來者們依然沒有完全放棄PD-(L)1,反而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來尋找一條破卷之道:


從差異化適應癥尋找增量市場,將PD-(L)1單抗用于治療乙肝、艾滋病、做顯影劑;再到劑型之爭,從皮下注射PD-(L)1再到口服PD-(L)1……


你卷任你卷,只要思想不滑坡,方法總比困難多。


/ 01 /

年治療費跌破4萬元,

沒有最卷只有更卷


在國內的創(chuàng)新藥賽道中,最擁擠的賽道莫過于PD-(L)1。


截至目前,國內獲批上市PD-(L)1已有13款,其中包括7款國產PD-1、2款國產PD-L1兩款,以及進口PD-1和PD-L1各2款。


這還沒完。據(jù)安信證券預測,到2022年底將會有17款PD-(L)1在國內上市。難怪有人說,PD-(L)1產能多到可以用來洗澡。


隨著入圍玩家的不斷增多,各家價格戰(zhàn)打得如火如荼。


這一點,我們可以參考首個國產PD-1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的價格變化。2019年,特瑞普利單抗定價為7200元/240mg。


以該價格計算,一個體重60kg的患者年治療費用約18.72萬元,在滿足贈藥的條件下,年用藥費用可以降至9.36萬元。


如今,君實生物的PD-1價格降幅達到多少?答案是82%。


隨著2022年新版醫(yī)保目錄落地,特瑞普利單抗得價格降到1912.96元/240mg,同樣條件下,年治療費用約為3.32萬元。


新獲批的PD-(L)1產品,價格則是直接打到骨折。比如康方生物/正大天晴的PD-1單抗派安普利,通過贈藥計劃,兩年封頂治療費用低至3.9萬元。


那么,PD-(L)1的價格戰(zhàn)見底了嗎?或許還沒有,因為接下來入局玩家只會越來越多。


沒辦法,雖然價格已經骨折,但PD-(L)1依然具備想象空間。因為在單藥之外,聯(lián)用也能開拓市場,PD-(L)1可以說是免疫治療的基石。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一樣,有宏圖大志的藥企也不能沒有PD-(L)1。


換句話說,PD-(L)1內卷之戰(zhàn)避無可避。既然如此,倒不如適者生存,藥企們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,試圖在PD-(L)1戰(zhàn)場上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

/ 02 /

治乙肝、治艾滋、做顯影劑,

差異化適應癥之爭


在PD-(L)1戰(zhàn)場上,“得適應癥者得天下”這一點,早已是老生常談。


從問世之初,兩位老大哥K藥和O藥的適應癥之爭就沒有停過。當前,無論是勝出的K藥,還是落敗的O藥,仍在不斷擴大適應癥范圍。


就在不久前,O藥又在國內新增兩項食管癌適應癥,成為國內首個且唯一同時覆蓋食管癌輔助治療與晚期一線治療的PD-(L)1抑制劑。


不僅是O藥和K藥,包括百濟神州、信達生物、恒瑞醫(yī)藥、君實生物等在內的國產PD-(L)1,也都在不斷拓寬適應癥。


這對于其它后來者來說,壓力無疑越來越大。去年,CDE發(fā)布《以臨床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(fā)指導原則》,其中提到新藥研發(fā)應以為患者提供更優(yōu)的治療選擇為最高目標。這意味著,后來者想要在同適應癥和老玩家同臺競技,少不了頭對頭試驗。


即便能夠挑戰(zhàn)成功,但在同一個適應癥上biotech的商業(yè)化能力,或許遠不及率先問世的PD-(L)1四小龍,能夠搶占的市場非常有限。


這種情況下,不少玩家開始另辟蹊徑。既然PD-(L)1對抗腫瘤的路太過擁擠,那就換條路走選擇非癌適應癥。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。


沒錯,PD-(L)1不僅能用于治療腫瘤,還有對付其它疾病的潛力。


比如歌禮制藥的PD-L1單抗ASC22,瞄準的適應癥就是乙肝和艾滋病。其中針對乙肝的臨床試驗已進行到臨床二期,針對艾滋病的臨床試驗于7月4日完成了首例患者給藥。


當然,不管是乙肝還是艾滋病,都是全球公認的難以攻克疾病,俗稱研發(fā)黑洞。選擇挑戰(zhàn)這兩個適應癥的難度不言而喻,最終能否成功仍是一個未知數(shù)。


與歌禮制藥不同,智核生物的目標則是開發(fā)顯影劑。


智核生物研發(fā)了68Ga標記PD-L1的放射性顯影劑藥物,可以將PD-(L)1抗體和同位素偶聯(lián)在一起,用于全身各臟器PD-L1表達水平的檢測,成為治療藥物的“排頭兵”。


目前,這一產品已經申報中美臨床。顯影劑之路,能否讓智核生物重出內卷的PD-(L)1紅海?讓我們繼續(xù)觀察。


總而言之,在通過差異化適應癥布局突破內卷的道路上,國內藥企們你有張良計,我有過墻梯,格局一下就打開了。


/ 03 /

從皮下注射到口服藥物,

劑型升級的破卷之路


除了在適應癥上下功夫,還有一些玩家選擇在劑型上做文章。


目前問世的PD-(L)1抑制劑,都需要靜脈注射。靜脈注射制劑的不足在于,使用不夠便利、副作用的發(fā)生率較高、對患者血管要求較高。這讓后來者看到了破卷之道——升級劑型。


為此,思路迪想到了開發(fā)皮下注射劑。相比于靜脈注射,皮下注射型更為便捷,只需要幾十秒就能完成給藥,這樣一來,就不會對患者血管產生刺激。


去年11月,思路迪的皮下注射PD-1單抗獲批上市,由先聲藥業(yè)銷售。對此,華泰證券預計因為劑型上的優(yōu)勢,該款產品銷售峰值能夠達到17億元。


盡管券商信心滿滿,但思路迪/先聲藥業(yè)要想達成這一目標也不容易,因為在皮下注射劑之外,口服劑型也正虎視眈眈。


相比于皮下注射制劑,口服制劑的便利性更高,能夠徹底擺脫掛號輸液等繁瑣的程序??诜苿┤绻苎邪l(fā)成功,無疑會使癌癥慢性病化更近一步。


并且,口服PD-(L)1作為小分子藥物,成本可以做到更低,在價格端口服制劑具有天然的優(yōu)勢。目前,包括貝達藥業(yè)等國內藥企都已經入局這一領域。


當然,從注射制劑到口服制劑,研發(fā)并不容易。比如,在小分子領域有著較強實力的美國biotech Incyte,其開發(fā)的口服小分子PD-L1抑制劑就在臨床中遇到了嚴重安全問題。所以,口服制劑能否真正落地,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。


但不管怎么說,國內藥企的破卷之路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窗口。即便作為卷王,PD-(L)1也不是無懈可擊,依然有路可走。


最終能否成功另說,但藥企們勇于嘗試的精神無疑值得肯定。


文章來源:氨基觀察